《人为什么活着?》
(前言)
--严文昌
“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人为什么活着?
因为不想去死。
人为什么不想死?
人生美好,去深入体验人生过程,探索生命意义。
人生有何意义?
活在当下,去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提升生命维度。
人最大价值“此生为人”,怎样度过才不负韶华?
《尚书》有云: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此为五福临门,人生圆满。
“五福人生”如何获得?
古有宿命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但较为消极,若反之以一读书、二积德、三风水、四运气、五命理之序,勤修善炼,持续精进,则能自主人生,命由己造,过自己理想生活。
《人为什么活着?》前言:
释读
这段《人为什么活着》的前言写得非常精炼有力,直指核心,又融合了古今智慧。严文昌先生以一种近乎禅宗公案般的简洁开篇,层层递进,最终落脚于积极入世的行动哲学和对圆满人生的追求。以下是对这段话的解读和延伸思考:
1. 生命存在的根基:求生本能与生命之美。
“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不想去死。”这句话看似简单直白,甚至有些“废话”,却道出了生命最原始、最根本的驱动力——求生本能。活着是前提,是所有意义讨论的基础。它剥去了所有宏大叙事,回归到生命最质朴的状态。
“人为什么不想死?人生美好,去深入体验人生过程,探索生命意义。”这里从本能跃升到了价值认同。不仅是不想死,更是因为感受到了生命本身的**美好。这种美好在于体验(过程)和探索(意义)。这赋予了生存以积极的方向——不是消极地避免死亡,而是主动地去拥抱、品味和探寻生命的深度与广度。
2. 人生意义的构建:创造与提升。
“人生有何意义?活在当下,去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提升生命维度。”这里给出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直接回答:
活在当下: 强调专注和投入于此时此地,不沉溺过去,不空想未来。这是体验美好的基础。
创造财富:包括物质(满足生存发展所需)和精神(思想、文化、艺术、情感、智慧等)。创造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是赋予世界价值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的途径。
提升生命维度:这是最具哲学高度的目标。可以理解为提升认知水平、道德境界、心灵格局、对宇宙人生的理解深度,追求更高层次的智慧和存在状态。这超越了简单的物质积累或享乐,指向精神的超越与升华。
3.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负此生。“人最大价值‘此生为人’,怎样度过才不负韶华?”,点明“成为人”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价值(机遇或责任)。如何不虚度这宝贵的生命时光,是核心问题。这引出了对理想人生状态的追求。
4. 理想人生的蓝图:“五福临门”。引用《尚书·洪范》的**五福**作为“人生圆满”的标准:
寿: 健康长寿(生命长度的保障)。
富:物质丰裕(生存发展的基础)。
康宁: 身体健康,内心安宁(身心健康的状态)。
攸好德:生性仁善,喜好美德(道德与品性的要求)。
考终命:得以善终,安详离世(生命终局的完满)。
这五福涵盖了从生到死、从物质到精神、从个体到社会(好德涉及人际关系)的多维度幸福,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描绘了一种全面、均衡的圆满人生图景。
5. 实现路径的逆转:从宿命到自主。
古有宿命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这是传统中常见的、偏重于外在因素和先天安排的序列,容易导向被动接受命运的消极心态。
作者的逆转与主张:“一读书、二积德、三风水、四运气、五命理”:
读书:将学习求知置于首位!这是改变认知、提升智慧、掌握技能、塑造自我的最主动、最核心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智慧照亮前路。
积德:强调修身行善的重要性。通过道德实践(积德)来改善人际关系、提升个人修养、积累福报,这是主动塑造自身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关键。
风水:可理解为优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努力读书和积德的基础上,主动选择、调整或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
运气:承认机遇的存在。在自身努力(读书、积德、优化环境)的基础上,更能识别和抓住机遇。
命理:最后才是先天禀赋和初始条件(命理)。承认其存在,但不视为决定因素,而是作为理解和接纳自身基础的参考。
核心思想:“勤修善炼,持续精进,则能自主人生,命由己造,过自己理想生活。”这是全文的行动纲领和终极信念。
强调主观能动性: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勤修善炼、持续精进)——核心是读书求知和积德行善。
追求人生自主:相信人可以突破外在束缚和先天局限(命由己造)。
目标指向理想生活:最终目的是过上符合自己价值观和追求的、圆满的“五福人生”。
总结与评价:
严文昌先生的这篇前言,以极简的问答切入,迅速构建起一个积极、务实、充满力量的人生观框架:
起点真实:承认求生本能,不回避。
态度积极:从“不想死”升华到体验美好、探索意义。
意义明确:在创造(物质与精神)和提升(生命维度)中构建意义。
目标清晰:追求“五福”代表的全面人生圆满,不负此生为人。
路径颠覆:彻底逆转传统宿命论,将读书求知和积德行善这两项完全自主可控的行动,置于改变命运的核心位置,强调持续精进的力量。
信念坚定:坚信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命由己造”,掌控人生方向,过上理想生活。
这段话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将深邃的哲学思考(生命意义、存在价值)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指南(读书、积德、精进)的路径,充满了强烈的自主精神和积极入世的态度。它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五福),又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逆转宿命论序列),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激励作用。它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主动创造和提升,圆满的人生可以追求,而实现的关键,就掌握在自己持续学习和向善的行动之中。
严文昌,福建上杭客家人,生于1967年孟秋。广州科昱音响董事长,清华大学清艺校友总会副会长,文渊雅阁艺博馆馆长,第十届世界庄严宗亲总会荣誉会长、常务副会长。
从小喜欢诗词歌赋和弦乐,无线电爱好者,音响资深发烧友。崇尚儒、道、佛、易传统文化。钟爱书画、陶瓷、红木等国粹艺术。
1988年毕业于无线电专业,从事HiFi音响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维修等工作。四年后就职于香港东亚电子,从事专业音响器材研发、公司管理和承包经营。
2000年独创科昱音响,致力于舞台音响高端产品创研与产销。自研新品“KE智能网络功放扩声系统”业界首创,在德国法兰克福全球音响大展中,获欧美专家跪赏和钦赞,并入编高等院校教材。为天安门国庆阅兵、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扩声服务。获邀参加第七届博鳌(行业领军)企业论坛。
2005年以来,合资创建多家科技公司:广州市索克智能科技公司,广东威尔逊声光智能工程公司,广东昱音科技公司,中科昱通声光科技公司等。致力于声、光、电智能科技生态之研发、制造、营销、工程、维护等全过程服务事业。
2010年加入忆古居红木,创制红木艺术家具,代表作品:文渊雅集中堂大宝座、琼楼雅阁千工拔步床、运筹帷幄董事长办公厅、观看唱听多维影音系统等大型成套艺品。文雅古朴,精美厚重,实用增值,传承典藏。撰文《中华红木文化》。
201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艺术品高研班,主修古代书画鉴定专业六年。从知、行、鉴、文、讲的学习,到笔墨、文献、对比、望气、科技的实践,鉴定鉴赏,精进学业。论作有《古代书法鉴定概论》、《中国绘画之笔墨》、《国画二十四论》、《千里江山图赏析》、《书法概述》、《国画品论附要》等。
2015年拜鸟虫篆研究院院长国家非遗传承人王祥云先生为师,传承和弘扬鸟虫篆文化。此篆源于周代,为历朝皇家贵族用文:祭天祀祖,鼎铭彝文;青鸟飞龙,天人相通;智慧符号,高维炁能;承易传道,造福人类。特授予非遗鸟虫篆传承领军人物。
2018年在福建老家和广州分别创建“文渊雅阁艺博馆”总面积达6000余方,集建筑、装璜、红木、书画、陶瓷、影音等一体。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国粹精品艺术。倡导和践行“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作文《文渊雅阁记》、《文化之中国》。
2020年以来,自撰新作《人为什么活着?》、《人类文化概述》、《经营人生》、《生意之吾悟》…探求宇宙起源、生命演化、文明衍展之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追求长寿、富贵、康宁、厚德、善终之五福人生,使人生更有价值、生命更有意义。提升心性,成就灵魂高升,实现人生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