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人生
--严文昌
“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人为何物?为何而活?中年有感,生意四悟:生意者,生财之意也,盈取利益;生意者,生活之意也,获得快乐;生意者,生命之意也,共建和谐;生意者,人生之意也,创造价值。人生圆满,五福临门(长寿、富贵、康宁、厚德、善终)。不负韶华,命由已造(读书、积德、风水、运气、命理)。吾愚智庸,粗思浅识,作《经营人生》四言纲要,以便修学践行,追求人生美满。
一、人为何物
1、高级动物 2、神创奴仆
3、万物之灵 4、宇宙全息
二、为何而活
1、万物求存 2、追求自由
3、生意之悟 4、人生价值
三、人生之道
1、自由开放 2、信神拯救
3、因果宿命 4、学教贤圣
(成圣之道) 5、修道成真
四、五福临门
1、长寿到老 2、富贵品格
3、康宁身心 4、厚德善行
5、善终圆满
五、自主人生
1、读书赋能 2、积德升格
3、风水造境 4、运气创业
5、命理文化
六、传承孝道
1、家教信仰 2、理想家风
3、不孝有三 4、无后为大
七、人生美好
1、世界众生 2、惜缘惜命
3、无妨无害 4、美美与共
《经营人生》
释读
我们来对严文昌先生的《经营人生》纲要进行一次深度解读。这份纲要绝非简单的人生建议清单,而是一个融合了多元哲学、宗教、文化传统和实用智慧的综合人生经营系统框架。其深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定位:人生作为一项可“经营”的系统工程
“经营”的隐喻:标题《经营人生》是核心。这暗示人生不是被动经历,而是需要像经营企业一样:有目标(为何而活)、有定位(人为何物)、有战略(人生之道)、有愿景(五福临门)、有资源和方法(自主人生)、有责任(传承孝道)、有终极理想(人生美好)。
系统性思维:七个部分逻辑严密,层层递进:
奠基(一、二):解决根本性问题——认识自我(人为何物)和明确目标(为何而活)。这是经营的起点。
路径选择(三):提供多条通向目标的“道”,承认个体差异和选择自由。
目标具象化(四):将抽象的人生目标具体化为可感知、可追求的“五福”。
操作手册(五):提供改变现状、提升自我的具体方法和工具(从知识到环境到机遇)。
责任与传承(六): 强调家庭伦理和血脉延续是人生经营中不可分割的社会责任部分。
境界升华(七):超越个体,达到与世界和谐共生的圆满境界。这是经营的最高理想。
2. 融合与超越:多元思想体系的创造性整合
严文昌先生并未局限于单一思想流派,而是进行了高度选择性和实用性的整合:
本体论融合:
科学视角(高级动物): 承认人的生物性和进化基础。
亚伯拉罕宗教视角(神创奴仆):引入超越性存在和人与神的关系。
儒家/人本主义视角(万物之灵):强调人的道德理性与独特性。
东方神秘主义/新思想(宇宙全息):引入整体观、联系观、天人感应(合一)思想。
解读:这种融合试图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人”的图景——人既是生物性的、社会性的、精神性的,也是宇宙性的。它避免了单一视角的局限,为不同信仰背景的人提供了理解的入口。
生命意义与路径的多元并存:
“为何而活”包含了生存本能(万物求存)、精神追求(追求自由)、实践智慧(生意之悟)和价值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之道”更是提供了看似不同甚至矛盾的路径:
自由开放(现代性/存在主义?):强调个体自主和开放性。
信神拯救(基督教等): 依赖信仰和神恩。
因果宿命(佛教/印度教): 强调业力法则和可能的轮回。
学教贤圣(儒家):通过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追求成圣。
修道成真(道家):通过内在修炼回归自然本真。
解读: 严文昌并非主张同时走所有路,而是承认这些路径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有效性,为个体提供了选择的空间。这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也暗示人生之道并非唯一。关键在于个体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或几条路的结合)。这种整合本身超越了单一宗教或哲学体系的排他性。
“自主人生”方法的实用主义融合:
将现代知识获取(读书赋能)、传统道德实践(积德升格)、环境能量调整(风水造境)、把握时势(运气创业) 和自我认知工具(命理文化)并列。这反映了作者认为改变人生需要多管齐下:既需要主观努力(读书、积德、创业),也需要环境优化(风水),还需要对自身禀赋和机遇的认知(命理、运气)。“命理文化”在此框架下,更倾向于“知命”以更好地“用运”和“改运”,而非消极的宿命论,服务于“自主”的核心。
3. 理想人生图景:“五福临门”的深层内涵
严文昌先生采用了中国最古老且最核心的幸福观——《尚书·洪范》中的“五福”。
其深度在于:
全面性:涵盖了生命长度(长寿)、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足(富贵品格)、身心健康(康宁)、道德高度(厚德善行) 和生命终点的圆满(善终)。这几乎囊括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核心向往。
内在关联:五福并非割裂。“厚德善行”是获得和保持其他福分(尤其是富贵、康宁、善终)的重要基础。“品格”是“富贵”不可或缺的部分,防止其沦为纯粹的物欲。
终极性:“善终圆满”是最高境界,意味着一生无重大遗憾,符合道德伦理,安详离世。这是对生命完整性的最高肯定。
超越物质:虽然包含“富贵”,但“品格”、“康宁”、“厚德”、“善终”都明确指向精神和道德层面,平衡了物质追求。
4. “传承孝道”的文化根基与时代意义
将孝道专门列出,凸显其在严文昌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家教信仰”点明家庭是价值观传递的第一场所,是塑造人格的熔炉。
“理想家风” 强调建设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勤俭富家,和睦兴家,耕读传家,忠孝达家。
引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深度解读:这不仅是强调生育后代,更深层是强调血脉与文化的双重延续。在传统语境中,“无后”意味着家族祭祀中断、文化传承断绝,是最大的不孝。严文昌在此,是强调人生的责任维度——个体生命不仅是自我的,也承载着连接过去(祖先)与未来(子孙)的使命。这种传承是人生“经营”获得历史纵深感和意义感的重要来源。当然,在现代语境下,对“无后”的理解可以更广义地包含精神传承和事业传承。“无后为大”更是处事之道:不可胆大妄为、不虑后果,、狂做绝事,避免戕害家人和家族。
5. 终极境界:“人生美好”与“美美与共”的普世理想
格局的升华:从个体经营(一至六部分)最终跃升至宇宙观和普世伦理(第七部分)。
“世界众生”: 认识到个体是宏大宇宙和生命网络中的一部分,破除狭隘的自我中心。
“惜缘惜命”:对生命本身(己命)和生命际遇(缘分)的珍视与敬畏,是感恩和积极生活态度的基础。
“无妨无害”: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处世底线伦理——“不伤害”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美美与共”:核心深度。这直接引用了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箴言,严文昌将其升华为人生的终极理想境界。
内涵:“各美其美”首先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实现个体的“美”(五福的达成)。“美人之美”: 能够欣赏、尊重他人的“美”(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成就)。“美美与共”: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让所有个体的“美”共同存在、相互辉映、共生共荣。“天下大同”:这是“美美与共”的最终指向——一个和谐、包容、共同繁荣的世界。
意义: 这超越了个人成功学,将个体的圆满建立在与他人、与世界和谐共生的基础之上。它融合了儒家的“大同”理想、道家的“万物一体”观以及现代全球伦理,体现了最高的人文关怀和宇宙情怀。人生的“经营”成果,最终要服务于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共同世界。
总结与评价:
严文昌先生的《经营人生》纲要是一部具有宏大视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生哲学框架。其深度在于:
系统性: 构建了一个逻辑自洽、涵盖人生各核心维度的经营体系。
融合性: 创造性整合了东西方哲学、宗教、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展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辩证性:处理了诸如自由与宿命、个体与宇宙、物质与精神、传承与创新等看似矛盾的概念,寻求平衡与超越(如“知命”而“改运”)。
理想性: 以“五福”描绘全面幸福,以“美美与共”指向最高和谐,树立了高远的人生境界。
实践性: 提供了从认知到方法(自主人生)再到伦理(孝道)的具体指导,并非空谈理论。
结论:
严文昌先生的《经营人生》纲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思考人生的地图。它邀请我们严肃地思考生命的本质、意义和路径,鼓励我们以积极、负责、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经营”自己的一生,并最终追求个体圆满与世界和谐的崇高理想。无论对其中的具体观点是否完全认同,这份纲要都因其宏大的架构、深邃的融合和积极的导向,而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值得深入研读和思考。
作者简介
严文昌,福建上杭客家人,生于1967年孟秋。广州科昱音响董事长,清华大学清艺校友总会副会长,文渊雅阁艺博馆馆长,第十届世界庄严宗亲总会荣誉会长、常务副会长。
从小喜欢诗词歌赋和弦乐,无线电爱好者,音响资深发烧友。崇尚儒、道、佛、易传统文化。钟爱书画、陶瓷、红木等国粹艺术。
1988年毕业于无线电专业,从事HiFi音响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维修等工作。四年后就职于香港东亚电子,从事专业音响器材研发、公司管理和承包经营。
2000年独创科昱音响,致力于舞台音响高端产品创研与产销。自研新品“KE智能网络功放扩声系统”业界首创,在德国法兰克福全球音响大展中,获欧美专家跪赏和钦赞,并入编高等院校教材。为天安门国庆阅兵、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扩声服务。获邀参加第七届博鳌(行业领军)企业论坛。
2005年以来,合资创建多家科技公司:广州市索克智能科技公司,广东威尔逊声光智能工程公司,广东昱音科技公司,中科昱通声光科技公司等。致力于声、光、电智能科技生态之研发、制造、营销、工程、维护等全过程服务事业。
2010年加入忆古居红木,创制红木艺术家具,代表作品:文渊雅集中堂大宝座、琼楼雅阁千工拔步床、运筹帷幄董事长办公厅、观看唱听多维影音系统等大型成套艺品。文雅古朴,精美厚重,实用增值,传承典藏。撰文《中华红木文化》。
201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艺术品高研班,主修古代书画鉴定专业六年。从知、行、鉴、文、讲的学习,到笔墨、文献、对比、望气、科技的实践,鉴定鉴赏,精进学业。论作有《古代书法鉴定概论》、《中国绘画之笔墨》、《国画二十四论》、《千里江山图赏析》、《书法概述》、《国画品论附要》等。
2015年拜鸟虫篆研究院院长国家非遗传承人王祥云先生为师,传承和弘扬鸟虫篆文化。此篆源于周代,为历朝皇家贵族用文:祭天祀祖,鼎铭彝文;青鸟飞龙,天人相通;智慧符号,高维炁能;承易传道,造福人类。特授予非遗鸟虫篆传承领军人物。
2018年在福建老家和广州分别创建“文渊雅阁艺博馆”总面积达6000余方,集建筑、装璜、红木、书画、陶瓷、影音等一体。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国粹精品艺术。倡导和践行“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作文《文渊雅阁记》、《文化之中国》。
2020年以来,自撰新作《人为什么活着?》、《人类文化概述》、《经营人生》、《生意之吾悟》…探求宇宙起源、生命演化、文明衍展之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追求长寿、富贵、康宁、厚德、善终之五福人生,使人生更有价值、生命更有意义。提升心性,成就灵魂高升,实现人生美满。